一、生态控草技术
树立稻麦田杂草周年防控理念,结合机插秧播栽期调整、整地质量提高、合理肥水运筹、诱发出草后采用机械灭草等农业防治措施;通过对种子进行晒种、筛种、水选等措施去杂,减少混杂在种子里的草籽;结合农田环境整治,适时开展清除田埂、沟渠、路边杂草,实施人工网捞杂草种子集中处理,降低大田杂草基数;水稻移栽后及时用药,药后建立并保持水层,达到以水控草的目的;在水稻生长中后期,杂草果实成熟脱落前,可人工拔除杂草果穗,避免新一代杂草种子侵染田间。
二、化学防除技术
1.秧田除草
采用营养土育秋的秧田,在秧盘播种覆土后,每亩用苄嘧·丙草胺兑水进行小机均匀喷雾,喷后即用无纺布覆盖,用药时确保秧板平整、保持湿润但不积水。
采用基质育秧,经发酵工艺处理后,基质内的草籽已丧失发芽能力,可不使用除草剂。
2.直播稻田除草
实施二次除草法,首次用药在催芽播种后1—4天内,用苄嘧·丙草胺兑水均匀喷雾,用药时田面保持湿润无积水;第二次用药在播种后20天左右(杂草1-2叶期、水稻秋苗3-5叶期),用噁唑酰草胺、噁唑·氰氟等药剂进行防治,有莎草、阔叶草混生田块可加2甲·灭草松防治,药后田间保水3—5天,遇暴雨开平水缺排水。
对错过茎叶处理草龄过大的稗草或阔叶草可采用氯氟吡啶酯补救。
3.机插大田除草
3.1土壤封闭
水稻移栽前,上水整地平田后,用丙草胺或氟噻草胺或苄嘧·丙草胺或噁草酮等药剂喷雾,药后2-3天待田水自然落干后移栽;零天化除,采用35%丙噁·丁草胺水乳剂加19%氟酮磺草胺悬浮剂兑水滴施,机械插秧与施药除草同步进行;水稻移栽后5—7天内选用丙草胺或苄嘧·丙草胺等药剂进行喷雾;对稻虾种养田可选用2%双唑草腈拌细土均匀撒施。
对往年杂草严重田块建议采取“两封一杀”的防控措施,栽前或零天化除栽后8—10天进行第二次封闭,药剂选择同栽后封闭。
3.2茎叶处理
水稻移栽后20天左右,视田间草情选择适当的茎叶处理剂进行补杀。
禾本科杂草可选用氟砜草胺、噁唑酰草胺、噁唑·氰氣、氰氟草酯、敌稗·三唑磺草酮等药剂;莎草、阔叶草混生田块可用2甲·灭草松;对错过茎叶处理草龄过大的稗草或阔叶草可采用3%氯氟吡啶酯补救,切忌小苗用药。
三、注意事项
1.除草剂用量严格按照产品包装上的推荐用量使用,未经推荐或试验示范的除草剂不得使用;
2.封闭化除田面要整平、用药时田间必须保持浅水层;茎叶处理时要排干水、24小时后上水,并保水一周左右,水层不能淹没心叶,防止产生药害;
3.茎叶处理用药时间在适宜时间内宜早不宜迟,防止草龄过大影响防效;
4.采用二次稀释法配药,确保药液搅拌均匀;
5.喷雾要均匀、不能重喷,“零天化除”要及时向精准滴药器内添加药液防止漏防。当天机栽结束要及时清洁药箱,避免次日用药因药液沉淀结晶堵塞滴药口;
6.药后田水严禁排入河塘,以免造成污染和水生动物中毒;
7.由于无人机防治时,雾滴易飘移造成非靶标生物毒害和周边作物药害以及水生动物中毒等,因此不推荐无人机开展化除;
8.做好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
南丰镇农村工作办公室
2025年5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