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张家港市交通运输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部门文件
01417874X/2025-00002
部门文件
张家港市交通运输局
2025-01-16
2025-01-16
张交发〔2025〕5 号
有效

澳门太阳城赌城-【官网娱乐网站】:呈送《2024年度张家港市交通运输局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履行等情况的工作报告》的报告

张交发〔2025〕5 号

市委

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我局在深入打好交通运输领域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中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2024年度张家港市交通运输局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履行等情况的工作报告》呈报。

附件:2024年度张家港市交通运输局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履行等情况的工作报告

  张家港市交通运输局

2025116

(此件公开发布)

2024年度张家港市交通运输局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履行等情况的工作报告

2024年,张家港市交通运输局在市委、市政府以及上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坚强领导下,聚焦高质量发展突破年总体要求,“开局就要争先,起步就要奔跑”的姿态,对标对表、加力加码全力推进全市交通运输领域治污防污目标任务落到实处。现将年度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履行等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是切实抓好交通运输领域水环境治理。年内,实施船舶防污染登轮检查2457艘次开展建筑垃圾、工程渣土水上运输专项夜查28次,未发现辖区水域有非法排污以及违法运输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的情形,针对船舶未正常使用防污染设备、不能提供本航次船舶污染物接受凭证等违反船舶防污染管理规定的行为,实施行政处罚162起;全市59家内河港口企业共配置船舶生活垃圾接收设施81套、船舶生活污水接收设施71套、船舶含油污水接收设施59套,日常监管过程中,严格督促港口码头企业及时转运垃圾和污水,确保船舶污染物合规处置,全年共接收船舶垃圾106945单(重量达552.337吨)、船舶生活污水90477单(容量达26632.5711立方)、含油污水730单(容量达7349.3046立方),各类船舶污染物转运处置率达96%以上。此外,积极加强与属地政府协作,开展水环境保护宣传活动8次,并向船员发放传单余份,积极营造社会多方共同参与保护水体环境的良好氛围。

期间,推进并完成了辖区港口码头第二次船舶水污染物接收转运和处置能力的综合评估工作。同时,配合做好了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迎检工作5件涉及船舶、港口码头的央督信访问题得到了妥善处置。

二是持续推进交通运输领域气环境提升。一方面,加强运输船舶大气防控落实情况检查。实施船舶燃油硫含量抽检143艘次、船舶岸电设施配备及使用情况检查242艘次、船舶封舱情况检查805艘次,被查船舶未发现有违反防污染法律法规的情形。同时,在内河港口企业实现岸电设施建设全覆盖的基础上(现有岸电设施127套,全覆盖全市内河码头241个泊位),严格督促到港船舶应接尽接岸电设施,年内,靠港船舶实接岸电15438艘次,岸电用电量约为25.25万度,同比增长16.14%。一方面,强化港口码头扬尘污染防治工作监管。组织完成对辖区港口码头的全覆盖检查工作,并重点加强了散货码头堆场、装卸作业等易起尘部位和环节的日常管理,针对检查过程中发现“易扬尘码头现场作业时未开启雾炮喷淋设备、堆场货物未及时苫盖”等扬尘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的情形,已督促码头企业及时完成整改闭环工作。同时,指导港口企业在新、改、扩建码头工程中按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要求同步建设港口粉尘在线监测设施,并按要求接入省平台,针对目前已接入省平台的52套粉尘在线监测设施,及时做好粉尘数据超过预警值异常、数据采集异常、设备运维异常等预警情况处理,确保预警处置闭环率达标。年内,平台中在线监测率92%以上异常事件处置率98%以上。

此外,持续深化落实交通在建工地污染治理长效机制,将污染防治效果纳入项目履约考核评分标准,同时修编印发了《2024年张家港市公路水运建设工地扬尘管控实施方案》(张交建〔2024〕3号),严格推动交通在建项目扬尘管控措施落实,并强化工地扬尘管控专项考评,每季度对各项目进行考评打分并书面通报。年内,落实交通在建工地全覆盖检查,累计检查在建项目218个次、标段273个次,共计发现环境污染问题99个,均已完成整改闭环。同时,积极对接市渣土办(城管局),督促交通项目各标段施工单位编制建筑垃圾处理方案并向市渣土办(城管局)备案,5月底各项目标段备案率达100%。此外,建立健全环保工作月度会议机制,并结合工作实际不定期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宣贯培训等,全年召开工作会议、培训近20次,通过多方共力,全面推动污染防治工作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

三是继续巩固汽修行业污染治理成效。一方面,强化日常学习培训,组织1期环境保护专项培训暨《机动车维修企业生态环境管理规范》宣贯会议,召开1次汽车维修行业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会议,通过法规政策解读、案例分析、专家答疑、经验交流等方式,引导从业者切实将环保理念贯穿于维修作业的每一个环节。同时,联合张家港生态环境局召开三类维修企业环保专题交流培训会议,进一步提升了我市机动车维修行业的环保工作覆盖面。另一方面,强化日常治理监管力度,推动4家汽修企业完成了全水性漆替代,12家汽修企业完成了光氧等低效处理设施的淘汰更新,并按要求督促汽修企业安装在线监测监控设备并联网,做好运行维护,确保数据真实有效。截至目前,已有12家维修企业安装在线监控,其中5家为用电监控,7家为非现场视频监控。期间,多次联合生态环境部门开展联合专项执法行动,共检查汽车维修企业112家次,累计发现环境问题72个,问题主要集中在危险废物台账记录不完善、部分危废标签张贴不规范、危废仓库内危废未及时申报、调漆间密闭不到位等方面,对其中2家企业存在“调漆间大门和调漆间内存储的涉VOC的物料均未密闭,产生的废气直接外排”问题,依法移交生态环境部门立案查处。针对存在的其他环境问题,指导督促企业及时完成了整改闭环工作。

四是着力优化运输结构绿色低碳转型。以推进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为抓手,持续推动交通运输装备低碳转型,一方面,持续推进交通运输领域新能源汽车消费替代,完成了去年采购的13辆新能源公交车投入运营工作,新增及更新新能源巡游出租车136辆、新能源网约车524辆,新能源重载货车126辆、新能源邮政快递车辆197辆。我市交通运输领域新能源汽车比例不断提升,特别是73辆氢能公交车、55辆氢能货车的运营规模在苏州市位列“双第一”。同时,持续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全年共计淘汰201辆。另一方面,继续推动运输结构调整,进一步强化码头资源整合,加强煤炭、矿石、粮食等大宗货物集疏港运输管理,2024年,我市煤炭、矿石、粮食等大宗货物水路集疏运量17405.27万吨,公路集疏运量289.48万吨,水路集疏运量占比98.36%。此外,持续推进多式联运基础设施建设,沪苏通铁路张家港货运北站通场道路工程已经完工,目前正加快推进北站开通运营准备,尽早实现辖区铁路货运量“零的突破”。同时,持续推进申张线凤凰镇段航道整治工程,全线按三级航道标准整治里程9.447公里,2024年10月完成交工验收,可通航千吨级船舶,进一步打通内河与沿江港口的集疏运通道。

二、存在问题及对策

1、交通建设工程工地现场形态多呈线状,并且占线长、分段管理多,出入口多,日常扬尘管理难度较大。对此,我局在继续加强考核、检查的基础上,重点从以下两方面予以落实。一方面,在外聘第三方的积极配合下,强化日常排查检查力度,针对能够立即整改的问题,即查即改;不能立即整改的停工整顿。另一方面,以上级检查、督办等活动为契机,高效推动现场问题的整改闭环,同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加大行政处罚力度,有力震慑违法行为。

2、近年来,全市上下都在加快推进高污染机动车辆的淘汰工作,其中在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中型和重型柴油货车方面,车主主动提前报废车辆的意愿普遍不强(涉及车辆均未到强制报废期),尤其在当前运输市场萎缩的大环境下,不少车主还在观望是否有更好的补助政策。因此,我局在继续加强对外宣传的基础上,建议生态环境等主管部门,积极通过政府层面出台相关补助优惠政策,加快推动高污染机动车辆淘汰工作。

三、2025年工作重点及举措

我局将聚力常抓不懈,用更高标准、更有针对性的举措,切实推动交通运输领域污染防治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继续加强船舶污染防治执法检查。重点在船舶防污染证书、文书检查,船舶防污染设备配备检查,船舶污染物送交情况、船舶非法排污、船舶载运情况查纠等方面下功夫,责令未按规定开展污染防治工作的船舶依法整改,严打船舶非法载运固废、危废行为,形成对船舶污染水域违法违规行为的高压打击态势,倒逼船舶管理人落实防治船舶污染主体责任。

二是持续推动落实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联合监管和联单制度。督促辖区过往船舶按规定使用“长江经济带船舶水污染物联合监管与服务信息系统”(船E行)送交船舶污染物,进一步优化船舶污染物与城市公共转运处置衔接机制,以船舶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等为重点,规范辖区港口码头污染物接收和处置能力。

三是持续推进汽修行业污染治理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机动车维修企业生态环境管理规范》,保持对汽修行业污染防治工作常抓不懈,严格督促汽修企业落实好环保主体责任。同时,常态化推进实施“汽车排放检验与维护(I/M)制度”,并积极推行全水性涂料替代,从源头削减VOCs污染的产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
分享文章到
TOP 打印 关闭
点击收藏
回到顶部